|
信奥讨论 | 小学生及初中生该不该参与信息学的学习?去年,ISI Junior(International school in informatics for Juniors)于 6 月 24 日 - 7 月 3 日在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举行,CCF 组建中国代表队参加了期间举办的“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这是中国队首次参加该项赛事,最终六名选手不负众望,取得五金一银的佳绩。 日前,ISI Junior 官网已更新今年的活动页面,但截止到目前未有中国队今年将会参加“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的消息。 近年信息学竞赛低龄参赛者数量稳步增长 最近几年,在 NOIP 提高组的获奖学生当中,初中生人数上升较大。其中,2016、2017 年提高组一等奖甚至出现了小学生获奖选手。 在以大学生为主的 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也不乏以非正式选手身份参加比赛的中学生在竞赛成绩上碾压知名高校赛队的情况。 各国都在积极普及编程教育 当前,越来越多国家的孩子在低龄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编程、接触信息学竞赛。2017 年起,欧洲就已开始面向 15 岁以下的学生举办 EJOI 竞赛(欧洲初中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去年在日本筑波举办的面向中学生的 IOI(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即“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当中,可以看出很多国家的参赛选手成绩相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这更加证明了信息学在全球的普及之迅速。 家长、老师都对信息学开始重视了 越来越多的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学生家长开始严肃地将信息学看作一个与数学、英语一样的学科让孩子进行学习。还有不少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开始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孩子报名学习 Scratch 等图形化编程,培养孩子对于程序设计的兴趣。 同时,越来越多重点小学、示范中学的老师开始鼓励学生学习信息学:“学信息学竞赛可以促进数学、物理的科目成绩,但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本身就该“从娃娃抓起” 1984 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为响应这一号召,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当年自主创建了面向中学生的“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NOI 作为面向青少年的课外科普活动,面向的是包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内的全体青少年。(节选自《CCF 关于 NOI 若干问题的公告》) |